中华民族
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,
一个重要奥秘就是:
(资料图片)
文以载道、以文化人。
古老灿烂的中华文明,
源远流长、历久弥新,
而国学典籍,
正是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,
能永远给予中华儿女精神滋养。
本期国学课堂
带领大家走进国学经典《礼记》,
感悟传统典籍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人生智慧!
初识《礼记》
中华民族历来是礼仪之邦,懂礼、习礼、守礼、重礼,礼之一字,贯穿千古。中国典籍浩如烟海,惟有一部可称作“彬彬有礼之君子的百科全书”,它就是《礼记》。《礼记》是四书五经中的“五经”之一,为西汉宣帝时戴圣所辑,又名《小戴礼记》,全书共二十卷四十九篇。此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,反映了儒家学派的政治、哲学、文化、教育、伦理、道理,是研究中国文化史的重要资料 。自东汉郑玄做注后,礼记地位日升,至唐代时被尊为“经”,宋代以后位于“三礼”之首。
扫描下方二维码,
走进《礼记》
经典永流传
——《礼记》精粹语句
★张而不弛,文武弗能也;弛而不张,文武弗为也。一张一弛,文武之道也。
——摘自《礼记·杂记下》
点击空白处查看释义
释义:只拉紧弓弦而不放松弓弦,即使是文王和武王也做不到;只放松弓弦而不拉紧,却是文王和武王不会做的;有时拉紧弓弦有时放松,这才是文王、武王治理民众的办法。
★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
——摘自《礼记·礼运》
点击空白处查看释义
释义:在大道施行的时候,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。
★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。
——摘自《礼记·学记》
点击空白处查看释义
释义:玉石不经雕琢,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;人不经过学习,就不会明白道理。
★往而不来,非礼也;来而不往,亦非礼也。
——摘自《礼记·曲礼上》
点击空白处查看释义
释义:礼崇尚往来。施人恩惠却收不到回报,是不合礼的;别人施恩惠于已,却没有报答,也不合礼。
★爱而知其恶,憎而知其善。
——摘自《礼记·曲礼上》
点击空白处查看释义
释义: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人,不可只知其优点,而不知其缺点;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,不可只知其缺点,而不知其优点。
★瑕不掩瑜、瑜不掩瑕
——摘自《礼记·聘义》
点击空白处查看释义
释义:既不因其优点而掩盖其缺点,也不因其缺点而掩盖其优点。
源自《礼记》的校训
校训是一个学校的座右铭。它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,是一个学校的教育目标。我国当代许多大学都从《礼记》各篇,尤其是《大学》《中庸》两篇中,借用一些名言警句作为校训。由此也可反映出《礼记》思想内容的当代价值。
·厦门大学校训:自强不息,止于至善。
·中山大学校训:博学、审问、慎思、明辨、笃行
·华南理工大学校训: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
·华东理工大学校训: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新民,在止于至善
·河南大学校训:明德新民,止于至善
·河南师范大学校训:厚德博学,止于至善
·华中科技大学校训:明德厚学,求是创新
·南京工业大学校训:明德厚学,沉毅笃行
更多数字资源关注“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”微信公众号,访问“数字资源”栏目。
图文来源:信息咨询部、川远科技
本期编辑:葛明
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
微信号|xchlib
新浪微博|@北京西图